跳到主要内容

20

(四六)

“若聪明友汝不得”,若不得聪明、贤、具慧、有觉慧、有智、有辨知,有慧之友、不获得、不得达、不为所有。此是“若聪明友汝不得”[之义]。

“善住贤者与共行”[之句中],“共行”者,是同行。“善住”者,是由初禅而善住……乃至(前方参照)……由灭尽定而善住,由果定而善住。“贤者”是贤者、学者、具慧者、觉慧者、有智者、辨知者、有慧者。此是“善住贤者与共行”[之义]。

“征服国土如王舍”,如战争之胜,打破敌,已得意欲之物,[而以战利品]充满仓库之灌顶刹帝利王亦将国土、地方、充满黄金、金银货之仓库,以遍舍[城]市而剃除须发,着袈裟衣,由家非家而出家,成为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,行作、动作、活动、护持、持续、维持、斯辟支佛亦断一切家居之障碍,断妻子之障碍,断亲戚、缘者之障碍,断友人、同僚之障碍,剃除须发,着袈裟衣,由家非家而出家,成为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、行作、动作、活动、护持、持续、维持。此是“征服国土如王舍”[之义]。“应可独行如犀角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若聪明友汝不得    善住贤者与共行

    征服国土如王舍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一三

    正使成具友    我等应赏赞

    胜[又]等之友    等等可亲近

    如不得彼等    无罪受用者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(四七)

“正使成具友,我等应赏赞”[之句中],“正”者,此是一向之语,无疑之语,不二之语,确实之语,严密之语,纯粹之语,确立之语。“使成具之友”者,是具备无学之戒蕴,具备无学之定蕴、无学之慧蕴、无学之解脱蕴、无学之解脱智见蕴之所有之朋友。“正使成具友,我等应赏赞”者,是我等赏赞、赞叹、称誉、赞说正成具之朋友。此是“正使成具友,我等应赏赞”[之义]。

“胜[又]等之友,我等可亲近”,有由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智见而殊胜之朋友,有由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智见而等同之朋友。对此等之胜朋友,又等朋友而可亲近、可亲近,可近侍,可遍问,应遍问。此是“胜又等之友,我等可亲近”[之义]。

“如不得彼等,无罪受用者”[之句中,于受用者]者,(一)有罪受用者,(二)无罪受用者。

(一)有罪受用者云何?于此某者由于诡诈,由虚谈,由现相,由激磨,由以利成利,由木之施与,由竹之施与,由叶之施与,由草之施与,由沐浴[水]之施与,由洗粉之施与,由浴土[肥皂]之施与,由杨枝之施与,由洗颜水之施与,由谄谀,由荒唐语,由取悦,由背后说,由家相学,由贱劣学,由手足判断学,由占星学,由通使,由遣使,由使走,由医业,由32普请,由食物之赠答,由施物之赠答,于不如法,于不正当而得、获、获得、得达,所有而营生活。此言有罪受用者。

(二)无罪受用者云何?于此某者不由诡诈,不由虚谈,不由激磨,不由以利成利,不由木之施与,不由竹之施与,不由叶之施与,不由草之施与,不由沐浴[水]之施与,不由洗粉之施与,不由浴土(肥皂)之施与,不由杨枝之施与,不由洗颜水之施与,不由谄谀,不由荒唐语,不由取悦语,不由背后语,不由家相学,不由贱劣学,不由手足判断学,不由占星学,不由通使,不由遣使,不由使走,不由医业,33不由普请,不由食物之赠答,不由施物之赠答,于如法正当而得、获、获得、得达,所有而营生活。此言无罪受用者。

“如不得彼等,无罪受用者”,如不得彼等,如不获、如不获得、如不得达、如非所有。此是“如不得彼等,无罪受用者”[之义]。“应如犀角可独游行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正使成具友    我等应赏赞

    胜[又]等之友    等等可亲近

    如不得彼等    无罪受用者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一四

    金工善能细作为    二环悬腕续接触

    见有黄金之光辉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(四八)

“见有黄金之光辉”[之句中],“见”者,是见、观、考量、度知、辨知、明了。黄金者金也。光辉者是遍净、遍白。此是“见有黄金之光辉”[之义]。

“金工善能细作为”[之句中],“金工”者,是金匠工。“金工善能细作为”者,是金工之善能细作、善作、善制造。此是“金工善能细作为”。

“二环悬腕续接触”[之句中],“腕”者,是手。譬如只手所悬之34二环相打,斯诸有情由渴爱而相打,[即]于畜生界而相打,于饿鬼界而相打,于人世界而相打,于天世界而相打,由趣向趣,由生起向生起,由结生向结生,由有向有,由轮回向轮回,由轮转向轮转相打而行,行作、动作、活动、护持、持续、维持。此是“二环悬腕续接触”[之义]。“应可独行如犀角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金工善能细作为    二环悬腕续接触

    见有黄金之光辉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一五

    如斯第二者    与我成共同

    冗漫之言语    又应有亲着

    未来斯怖畏    而且为观察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(四九)

“如斯第二者,与我成共同”[之句中],“第二者”,是(一)以渴爱为第二者(伴侣),又有以(二)人为第二者(伴侣)。

(一)以渴爱为第二者云何?渴爱是色爱、声爱、香爱、味爱、触爱、法爱。如不舍断此渴爱者,言为“渴爱为第二者”。

    35使渴爱为第二者    长时[继续]于轮回

    由此状态他状态    无有超越轮回事

如斯,是“渴爱为第二者”。

(二)以人为第二者云何?于此某者亦非为自己,亦无[何等]理由,掉举而心不寂静,亦向一人之居所加入为第二者,亦向二人之居所加入为第三者,亦向三人之居所加入为第四者,于其处而多为绮语。所谓王论、贼论、大臣论、军论、怖畏论、食物论、饮物论、着物论、华鬘论、亲戚论、乘物论、村论、街论、市论、地方论、妇人论、男子论、英雄论、道傍论、井边论、俗哲学、宇宙发生论、有无论等。如斯,以人为第二者。此是“如斯第二者,与我成共同”[之义]。

“冗漫之言语又应有亲着”[之句中],“冗漫之言语”者,是三十二之无用论。王论,贼论……乃至(前方参照)……有无论等……亲着乃至(前方参照)……有无论等。亲“着”者,是爱着与见着之二者……乃至(四〇页参照)……此是爱着……乃至(四〇页参照)……此是见着。此是“冗漫之言语,又应有亲着”[之义]。

“未来斯怖畏,而且为观察”[之句中],“怖畏”者,是生之怖畏,老之怖畏,病之怖畏,死之怖畏,王之怖畏,贼之怖畏,火之怖畏,水之怖畏,自责之怖畏,他责之怖畏,刑罚之怖畏,恶趣之怖畏,波浪之怖畏,蛟龙之怖畏,旋流之怖畏,鳄鱼之怖畏,生活之怖畏,污名之怖畏,于众中而臆怖畏,可怖畏、身硬直、身毛竖立、心之悚惧、骇怖。“未来斯怖畏,而且为观察”,于未来观察有斯怖畏、睹、眺、省思、普观。此是“未来斯怖畏,而且为观察”[之义]。“应如犀角之,可为独游行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如斯第二者    与我成共同

    冗漫之言语    又应有亲着

    未来斯怖畏    而且为观察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一六

    种种为甘美    实欲在意乐

    由杂多之欲    将令搅乱心

    由于五种欲    见有过患事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(五〇)

“种种为甘美,实欲在意乐”[之句中],欲者,概言之,是事欲与烦恼欲之二欲……乃至(二七页参照)……此等言为事欲……乃至(二八页参照)……此等言为烦恼欲。“种种者”,是多种之色、多种之声、多种之香、多种之味、多种之触。“甘美者”,是世尊即斯说:“36诸比丘!有此等之五种欲。五者云何?好、望、适意、可爱、伴欲,可染着眼所识之色,耳所识之声,鼻所识之香,舌所识之味、好、望、适意、可爱、伴欲,可染着身所识之触。诸比丘!缘此等之五种欲而生起所乐、喜、此言为欲乐、秽污乐、凡夫乐、非圣乐。对此之乐不可亲,不可修习,不可多作,我言[彼]可怖畏”。此是“种种为甘美,实欲在意乐”。[之义]

“意乐”[之句中],“意”者,是心意、意所、心脏、净白(心)、意、意处、意根、识、识蕴、随顺于[触等法]之意识界。

“由杂多之欲,将使搅乱心”者,于多种之色……乃至……由多种之触而搅乱心,使骇怖、损、毁损。此是“由杂多之欲搅乱心”[之义]。

“于由五种欲,见有过患事”,世尊即斯说:“37诸比丘!诸欲之过患者云何?诸比丘!于此有善男子,由所有工巧而营生活”。[即]以38印而或以算,而或以数,或以耕作,或以商贾,或以牧畜,或以弓术,或以仕官,或以39其他之工巧营生活而遭寒冷,遭暑热,由与虻、蚊、风、炎热、爬行类(蛇类)之接触而苦,为饥渴所恼。诸比丘!此是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(而所起)现世之苦蕴。诸比丘!如斯发奋、努力,有不断精进于彼之善男子,若彼等之财富如不能得,彼“实我发奋成为徒尔,实我精进已成无益”而愁、疲、悲、捶胸而泣、陷于蒙昧。诸比丘!此亦为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(而所起)现世之苦蕴。诸比丘!如斯发奋、努力,有不断精进于彼之善男子,若彼等之财富如得者,彼“如何而我之财产王不夺,劫贼不夺,火不烧,水不流,不爱后继者不持去”彼为守护彼等之财富而觉受苦忧。如斯有不断守护保护彼等之财富,王夺,劫贼夺,火烧,水流,不爱后继者持去。彼“我所有之所有物今已无”而愁……乃至……陷于蒙昧。诸比丘!此是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[而所起]现世之苦蕴。复次诸比丘!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王与王诤论,刹帝利与刹帝利诤论,婆罗门与婆罗门诤论,居士与居士诤论,母与子诤论,子与母诤论,父与子诤论,子与父诤论,兄弟与兄弟诤论,兄弟与姊妹,姊妹与兄弟诤论,朋友与朋友诤论。彼等于其处陷于斗争诤论,相互以手击,以石块击,以杖击,以刀击。彼等于其处而至死,[又]受等于死之苦。诸比丘!此亦是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(而所起)现世之苦蕴。复次诸比丘!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执剑与楯,用弓与箭筒固身,矢乱飞,枪乱飞,剑不断闪有中跳入于两军密集之战阵。彼等于其处射矢,射枪,以剑切首。彼等于其处至于死,(又)受等于死之苦。诸比丘!此亦是诸欲之过患。此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所起现世之苦蕴。复次诸比丘!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执剑与楯,用弓与箭筒固身,矢乱飞,枪乱飞,剑不断闪中跳入40善涂固之保垒。彼等于其处射矢,射枪,以[煮沸]之兽粪降注,以强力,令粉碎,以剑切首。彼等于其处而至于死,又受等于死之苦。诸比丘!此亦是诸欲之过患。(此)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[而所起]现世之苦蕴。复次诸比丘!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破家之隙间,行掠夺,包围家,待伏于路边[而抢掠],通他人妻。王捕此者而行种种惩罚。[即]以鞭笞,以棒笞,以棍棒笞,断手,断足……乃至(二六二页以下参照)……以剑断首。彼等于其处而至死,又受等于死之苦。诸比丘!此亦是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[而所起]现世之苦蕴。复次诸比丘!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而以身行恶行,以语行恶行,以意行恶行,身坏死后,生于苦界、恶趣、堕处地狱。诸比丘!此亦是诸欲之过患。[此]以欲为因,以欲为因缘,关系于欲,为诸欲[而所起之]世之苦蕴。

“由于五种欲,见有过患事”,由五种欲见有过患而观、考量、度知、辨知明了。此是“由于五种欲,见有过患事”。“应如犀角之,可为独游行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种种为甘美    实欲在意乐

    由杂多之欲    将令搅乱心

    由于[五]种欲    见有过患事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一七

    此我是为疾    乃为痈与祸

    乃为病与箭    又是为怖畏

    由于五种欲    见有怖畏事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(五一)

“此我乃为疾,乃为痈与祸,是为病与箭,又是为怖畏”者,世尊即斯说:“41诸比丘!怖畏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苦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病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痈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箭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著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泥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胎者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诸比丘!然者,而何故怖畏,此是诸欲之同义语。于此之欲贪,染贪于欲贪者为欲贪所结缚,由现世之怖畏不遍脱,由来世之怖畏不遍脱,故怖畏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又诸比丘!何故而病、痈、42箭着、泥、胎者此是诸欲之同义语。于此于染贪欲贪者,为欲贪所结缚,由现世之胎不遍脱,由来世之胎不遍脱。故胎者,是此诸欲之同义语。”

    43怖畏苦与病    两者着与泥

    此等言诸欲    凡夫着其处

    可意色因[彼]    至赴于胎中

    诸比丘当知    因为不怠禅

    彼超此颇难    如斯度难路

    人人迫生老    观察且颤动

此是“此我之疾、痈、祸、病、箭,又怖畏”[之义]。

“由于[五]种欲,见有怖畏事”者,由于五种欲,见有此怖畏、观、考量、度知、辨知而明了。此是“由于五种欲,见有此怖畏”。“应如犀角之,可为独游行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此我是为疾    乃为痈与祸

    乃为病与箭    又是为怖畏

    由于五种欲    见有怖畏事

    应如犀角之    可为独游行

一八

    寒与暑与饥与渴    风炎热虻爬行类

    此等一切堪打胜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(五二)

“寒与暑与饥与渴”[之句中],“寒”者,是由二行相而有寒。[即](一)由身内界之动摇而有寒,又(二)由外部之气候而有寒。“暑”者,由二行相而有暑。[即](一)由身内界之动摇而有暑,又(二)由外部之气候而有暑。饥者,是饿。渴者,是欲求。此是“寒与暑与饥与渴”。

“风、炎热、虻、爬行类”[之句中],“风”者,是东风、西风、北风、南风、有尘风、44无尘风、寒风、热风、微风、烈风、毗岚风(台风)、45翼风、金翅鸟风、多罗叶(扇)风、扇风。“炎热”者,是太阳之热。“虻”者,成为赤眼蝇。爬行类者,是蛇。此是“风、炎热、虻、爬行类”。

“此等一切堪打胜”者,是[对此等一切]打胜、打超、夺去、粉碎。此是“此等一切堪打胜”。“应可独行如犀角”。故彼辟支佛言:

    寒与暑与饥与渴    风炎热虻爬行类

    此等一切堪打胜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一九

    肩善发育似莲华    大象独卧避难群

    尽如所欲住林野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(五三)

“象以避群”[之句中],象者,是有鼻之象。辟支佛亦是龙象。由何而辟支佛是龙象耶?(一)不行罪恶故是龙象。(二)不行故是龙象。(三)不来故是龙象。

(一)彼辟支佛不行罪恶故是龙象者云何?罪恶者,是有杂染赍再有,有不安,有苦报,赍生老死于未来之恶不善法。

    不行罪恶于46世间    舍离一切之结缚

    解脱染着一切处    斯者其故言龙象

如斯,“彼辟支佛不行罪恶故是龙象”。

(二)彼辟支佛不行故是龙象者云何?彼辟支佛不行于欲趣,不行于瞋趣,不行于痴趣,不行于怖畏趣,由贪而不行,由瞋而不行,由痴而不行,由慢而不行,由掉举而不行,由疑而不行,由随眠而不行,由违和之诸法而不趣,不受导,不受运,不受将来。如斯,“彼之辟支佛不行故而是龙象”。

(三)辟支佛不来故是龙象者云何?由须陀洹道而舍断所有烦恼,一切此不再来,不返,不还。由斯陀含道、阿那含道、阿罗汉道而舍断所有烦恼,一切此不再来,不返,不还。如斯,彼辟支佛不来故而是龙象。

象避群者,是譬如彼有鼻象之避群、回避、辟离、独于林野深入林中而行、行作、动作、活动、护持、持续、维持,辟支佛亦避群、回避、避离而独如犀角,可隐住于阿练若(林野)森林之边鄙,无[人]声,无[骚]音,无人人之境况,禅思受用适当之卧坐所,彼独行、独立、独坐、独卧、独入于村行乞,独[由行乞]归,独密而坐禅,独为经行,独游行、行作、动作、活动、护持、持续、维持。此是“象避群”[之义]。

“肩善发育大似莲华”者,譬如彼有鼻象肩善发育,[高]有47七肘又八肘,辟支佛亦由无学之戒蕴、无学之定蕴、无学之慧蕴、无学之解脱蕴、无学之解脱智见蕴而蕴善发育。譬如彼有鼻象似莲华,辟支佛亦由七觉支之华,[即]念觉支之华,择法觉支之华,精进觉支之华,喜觉支之华,轻安觉支之华,定觉支之华,舍觉支之华而似莲华。譬如彼有鼻之象是大势力、速力、勇气,辟支佛亦是大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智见。此是“肩善发育似莲华”[之义]。

“尽如所欲住林野”,譬如彼有鼻之象尽如所欲住于林野,辟支佛亦尽如所欲而住于林野。[即]由初禅而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由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禅亦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由慈心解脱亦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由悲、喜、舍心解脱亦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由空无边处定亦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由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处定、果定亦尽如所欲住于林野。此是“尽如所欲住林野”[之义]。“应可独行如犀角”。故彼之辟支佛言:

    肩善发育似莲华    大象独卧避难群

    尽如所欲住林野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

二〇

    乐群集者时解脱    无有可至道理事

    [然]遵日种佛之语    应可独行如犀角